當「熬夜」、「禿頭」、「EMO」成為困擾年輕人的「三大謎題」,其背後的「恐病」焦慮也開始加劇。《2022 年輕人恐病報告》顯示,有 90.58% 的年輕人認為自己亞健康,有 56% 的年輕人有近視和乾眼症等眼部問題,其次是失眠和脫發。
只要在小紅書搜索保健品,關於各種保健品功效、品牌以及個人保健品服用習慣的分享層出不窮。相關搜索條目下的筆記數量動輒數十萬、百萬,類似的標題隨處可見,不少配有排成一排的各類保健品的照片。
相關電商數據顯示,網上熱銷的養生功能產品如開袋即食功能性食品、睡眠儀、生發儀、衝牙器、酵素機等,其主力消費人群都是 90、00 後。在過往雙十一期間,開場 20 分鐘營養保健品類成交額破億;健康消費品開場首小時就迎來銷售高峰。血糖用品、祛疤產品、養生茶等品類均迎來三位數高增長,而部分產品預售金額實現同比 600%、1400% 的大幅增長。
《2017—2022 中國健康養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》的數據顯示,中國健康養生市場的用戶群體中,18 至 35 歲年輕人群佔比高達 83.7%,年輕人已經成為追逐養生的先頭軍。而且,年輕人的養生方式多種多樣,「浸枸杞」僅僅是基本操作。《Z 世代養身健康趨勢報告》提到,飲食調理、運動健身、保健品/營養補劑,是 Z 世代養生保健的 Top 3 方式。
亞健康生活狀態下,內地社交媒體一度盛傳一套「防猝死套餐」,其組合雖有各種版本,但主要包含輔酶 Q10、魚油、葉黃素、複合維生素這 4 種保健品。據指,這種套餐來自韓國,而服用這一套餐的韓國人,工作一天後還能到網吧、酒吧嗨到第二天凌晨,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仍保持活力。
其實類似的現象不僅限於國內,在美國, Z 世代和千禧一代的年輕人近年來對保健品的熱情也大漲。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Mintel 去年發佈的一項調查,相比疫情前,近一半的千禧一代年輕人增加了維生素的攝入,增幅比美國人整體數值更高。可見現代年輕人對於健康狀況較為重視。